绿叶读书角

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专栏 >> 绿叶读书角 >> 正文

读《矛盾论》有感——顾淳

2020-07-02 顾淳 点击:[]

《矛盾论》是毛主席于1937年完成的一篇著作。在当时红军完成长征还没来得及总结经验,而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打响的关头,为了纠正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统一思想,毛主席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方针,《矛盾论》就是其中之一。《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矛盾论》除引言外,主要内容包括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和结论七个部分。《矛盾论》在引言中提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一句话精辟的概括出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矛盾论》在两种宇宙观部分批判了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强调了辩证法的宇宙观,深刻的指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论》在矛盾的普遍性部分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论》在矛盾的特殊性部分强调,要“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矛盾论》在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部分认为,“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也不可以平均看待。《矛盾论》在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部分又强调了“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矛盾论》在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部分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在结论部分,文章再次强调了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的重要性。

《矛盾论》虽然是毛主席为了特定目的而作的一篇著作,但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对立统一法则,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铁律。以我们的科研工作为例,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做科研工作,不是形而上学,而是讲求证据的辩证法,要把一个现象的原理讲清楚,就要求我们在证据的基础上,从现象各方面的内部着手,理清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找出现象出现的原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过程向前推进,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得以明晰,都是矛盾引起的。比如,我们的努力和未知的知识是一对矛盾,科研过程中的遵循已有规律和发现新规律是一对矛盾,不完善的现有认识和完善的将来的认识是一对矛盾,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成本是一对矛盾,反应过程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是一对矛盾,凡此种种,此处不一一列举。这些矛盾各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所有的科研过程都存在努力与未知的矛盾,而催化剂的效率与成本的矛盾只存在于催化领域中。要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在工作刚开展的时候,我们的努力和未知的知识是主要矛盾,且未知的知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我们的科研工作要向哪个方面发力,即决定了矛盾的运动方向。随着我们掌握的知识增加,我们需要突破桎梏,进入前人还未探索的新领域,这个时候遵循已有规律和发现新规律就成为了主要矛盾,且遵循已有规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方向。对于具体的催化反应来说,刚开始时,新催化剂的开发和反应效果不好是主要矛盾,且反应效果不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催化剂已经优化好后,反应的其他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压力等和底物的转化率成为了主要矛盾。根据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在我们的努力下,主要矛盾将会被解决,科研过程将会推进,但是矛盾不会消失,而是代之以新的矛盾。同时,矛盾的各方面也会相互转化,未知将会逐渐变成已知,完善的新规律将会代替不完善的旧规律,催化剂会得到优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会得到提高。但是这些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这一定的外部条件就是我们的努力与不断提高的科研条件。面对不断提高的科研条件,我们应当把握机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矛盾论》虽然是毛主席在革命年代完成的,但是它不仅能很好的指导中国革命,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方面,科研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这也是矛盾论能一直被人所研究、遵循的原因。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毛泽东思想必将彪炳史册。